• <pre id="tqfhi"><label id="tqfhi"></label></pre>

  • <acronym id="tqfhi"><label id="tqfhi"><xmp id="tqfhi"></xmp></label></acronym>
    <track id="tqfhi"><ruby id="tqfhi"><menu id="tqfhi"></menu></ruby></track>

    老舊小區“改出”居民新生活

    2022-01-27 17:07:09 作者: 來源:
    分享到:

    2021年,東川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依托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和“美麗縣城”建設,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5個。同時,該區探索出建組織、強網格,構體系、抓統籌,盤底數、分類推,促整合、聚力量,重民意、搞示范,留記憶、換新顏,重管護、促長效的區、街道、社區三級聯動老舊小區改造管理“銅都模式”,進一步提高了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,改善了區域人居環境,提升了城區居民的幸福感、滿意度。

    黨建引領統籌抓

    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對改善街道面貌、提升居住品質、推進社會治理尤為重要。”東川區銅都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譚記博說,老舊小區大都缺乏專業物業服務,環境臟亂差、公共設施老化、停車難等讓居民深感頭痛。為此,街道與區住建局密切配合,堅持黨建引領、統籌謀劃、分類施策,創新推進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作。

    銅都街道把黨建工作融入老舊小區提升改造中,共成立27個居民小區黨支部,推動基層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型,著力激發小區黨支部黨員與樓棟長參與改造工作的積極性,不斷健全完善社區黨建+網格管理基層黨建服務體系。依托“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”志愿服務活動,聯動49家掛聯單位2749名在職黨員參與小區治理,群策群力辦實事、解難題,構建起社區服務零距離、社區管理全覆蓋、社區居民訴求全響應的工作格局。同時,建立黨政領導班子聯系掛鉤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機制,由掛鉤領導帶領掛鉤社區站所人員全面下沉到社區,指導并參與小區示范點打造、樓棟(單元)長推選、人口數字化精準管理等工作。

    銅都街道共有322個居民小區(院壩、樓院)。針對商業型無物業管理小區、單位型無物業管理小區,以及無物業管理、無單位主體、無自管委員會的“三無管”小區,根據民意調查和小區實際情況,分類施策引入物業或實行自治自管。具體工作中,由社區、單位主體、業主委員會等共同對小區改造內容進行協商確定,以確保業主權益。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帶頭支持改造、帶頭拆除違建、帶頭繳納分攤資金、帶頭協助處理信訪和不穩定問題。

    沙壩社區石羊路21號院,因建蓋時間較早,水管線等各種管網線路腐蝕、堵塞嚴重,各種架空線雜亂無章,停車設施不足,部分居民甚至在公共空地上種菜,在圍墻下蓋禽圈養雞養鴨,環境臟亂差現象突出,居民改造呼聲強烈。面對一系列問題難題,沙壩社區黨總支用活“吹哨報到”機制,用好社區黨總支+社區居委會+小區黨支部+小區業委會+樓棟長五方聯動治理機制,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,推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落細落實。

    尊重民意解難題

    老舊小區改造前,由住建部門、街道辦事處、社區發起民意調查,優先將公共設施落后、居民改造意愿強烈、參與積極性高的小區納入改造計劃,并突出特色制定“一小區一策”改造方案。沙壩社區制作民意調查統計表,走進小區院壩、居民家中挨家挨戶開展民意調查,利用下班或周末時間召開院壩會,充分聽取和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。京銅社區通過實地走訪或電話征詢的方式,向居民群眾了解急需解決的事項,為提升改造工程順利實施及后期管理打好基礎。

    老舊小區改造中,結合疫情防控、愛國衛生“7+1專項行動”、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,全面加強政策宣傳,讓居民詳細了解改造范圍、改造內容、改造方式,確保改造工作家喻戶曉。同時,采取政府搭臺、群眾唱戲的模式,針對改造什么、怎么改造等廣泛征集金點子。

    工作推進中,按照先易后難、先大后小,先基礎后完善、先功能后提升的思路,優先解決直接影響居住安全和居民生活的私搭亂建、路面坑洼、水管老化、下水道堵塞等突出問題。結合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建設,統籌品質提升、美化亮化、生活服務等工程,引入智能充電樁、智慧停車、快遞智能收儲等項目,推動老舊小區智慧化升級。

    為有效激發居民主人翁意識,銅都街道通過政府投入、社會參與、受益業主合理出資模式,實現政府扶持帶動,企業融資共建,居民參與收益多方共贏。石羊路21號院通過銅都街道、住建部門、小區居民各出一點的方式,整合資金60多萬元進行小區微改造,盤活了院內土地資源。其中,小區居民每戶自籌1084元,已全部繳納到位。下一步,小區將通過收取業主停車租金和對外經營停車等方式,解決小區改造后管理資金難保障的問題。

    “改造之初讓居民參與進來,改造之中把機制固定下來,改造之后把小區管理起來,這是小區改造成功的法寶。”沙壩社區黨總支書記施繼蓉說,石羊路21號院的改造充分聽取民需、尊重民意,改造時小區居民對改造工作進行監督,改造后小區居民同監理、施工、建設、社區等相關單位和部門共同驗收,實現民意驗收和專業驗收相結合。

    老居民過上新生活

    走進改造后的石羊路21號院,干凈整潔的小區道路、充電方便的自行車棚、整齊規范的停車位、寬敞明亮的活動空間讓人耳目一新,小區居民其樂融融。

    “為提升居民群眾的居住品質,我們充分考慮小區的歷史人文背景、居民生活習慣等因素,努力建設有特色的、有內涵的‘新小區’。”沙壩社區第二居民小區黨支部書記陸海娟說,石羊路21號院在改造過程中,結合小區居民多數為磚瓦廠職工的背景,特意用瓦片鑲嵌圍墻,不搞墻體外立面統一刷白,保持磚墻顏色整體和諧,留住老東川記憶。

    通過繡花功夫精細化推進小區微改造,石羊路21號院共拆除違章建筑80平方米,完成了8個樓棟樓道粉刷,修繕了破損道路968平方米,實施增綠補綠工程10平方米,改造居民下水管道40余米,更換破損溝蓋和井蓋7塊,完成8個單元32盞樓道燈改造,新增電瓶車充電樁1個,修建電動車停車棚1個。此外,結合居民休息納涼需要,修建了連心亭;結合居民晾曬需要,設置了公共晾曬區;針對有殘疾人住戶的情況,將通往活動小廣場的路設置成輪椅可通過的斜坡;將原來居民搭建的存在不安全隱患的用房,改造成了小區黨群活動陣地“睦鄰議事廳”。

    “老居民過上新生活,心情隨時都很舒暢,幸福感一下子就上來了。”67歲的小區居民肖銀芬說,大家對改造效果非常滿意,剛開始極力反對的居民現在也豎起了大拇指。

    改造好是第一步,管護好才能長遠。銅都街道積極探索資源資產化、資產收益化新出路,通過將富余車位打造成共享停車場,將富余房屋打造為商鋪出租等方式,有效激活老舊小區“變身”后的“造血”功能。同時,通過推進小區黨組織覆蓋,建立樓棟(單元)長、自治委員會、業主委員會,制訂居民公約、衛生保潔制度、停車收費制度等一系列措施,推進小區精細化管理服務,確保一次改造、長期保持。(本報記者 茶志福)

    分享到:
   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
  • <pre id="tqfhi"><label id="tqfhi"></label></pre>

  • <acronym id="tqfhi"><label id="tqfhi"><xmp id="tqfhi"></xmp></label></acronym>
    <track id="tqfhi"><ruby id="tqfhi"><menu id="tqfhi"></menu></ruby></track>